君康人寿《中国经济大讲堂》包信和:氢能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0-01-02 浏览量: 字号:       来源:云掌财经

近日,由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深度解读氢能利用的技术瓶颈,以及氢能社会离我们有多远?

2018年我国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的产业定为发展元年,日本也成为全球首个将氢能发展定为国家战略的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氢能还不是最方便、最实用的能源,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还制约着氢能的广泛应用。怎样才能突破氢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和氢气的储存问题?2050年,将氢气作为新能源的愿景能否实现?

在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包信和谈到,从发展过程看,人类的能源发展是逐步向氢碳比高的方向迈进的。在氢能利用方面,目前氢能制造和储氢还存在技术难关。

在制造技术上,主要研究如何把燃料电池制造得非常可靠。氢跟氧在燃料电池上的反应需要催化剂。催化剂是铂、钯、钌这样的贵金属,贵金属吸附氢或者吸附氧,解离以后氢氧才在表面反应,反应以后经电子传递才会发电,这是目前最好的技术。依靠现在的条件,一部车子大概需要50克左右的铂金,价格比较高。而且这些贵金属在自然界中不多,所以还需要研究非贵金属催化剂做燃料电池。

目前,燃料电池的耐久性问题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突破。所以另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储氢。氢是很轻的,要把这个氢用到车上,需要用很小的储氢工具储存更多的氢。

其中一个办法是压缩氢,就把氢压在钢瓶里,这是现在世界的通用办法;另一个办法是把氢冷却下来,变成液氢,使用时把氢气释放出来。但氢的密度很高,安全性差,冷却它要耗很多能量,而且在行驶过程当中,一旦瓶子漏气了,可能会产生爆炸,安全性差。

第三个办法是材料储氢,利用高分子、金属或纳米碳管等各式各样的储氢材料。但迄今为止重量百分比都没有达到6%。也就是说,100公斤的储氢材料,储存不了6公斤的氢,效率太低。

包信和在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中表示,燃料电池要做起来,储氢也要继续研究,否则没有办法走下去。中国从奥运会开始就有燃料电池车的示范,一直做得很好,但是在制氢等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2022年将要举办的冬奥会,在做用风同太阳能产生电,电解水制氢,制氢以后运行在燃料电池车上。这件事情假如做成,意义很大,虽然到不了经济实用的程度,但最起码为未来作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