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急需进行一次动力领域的技术突破,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和续航里程目前仍困扰着很多消费者。未来汽车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革?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做客由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时,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
董扬认为,电动汽车未来会是主流。电动汽车具有先天的优势,它使用电力,所以在行驶过程中不会造成有害排放,同时它可以通过刹车回收能量,从而减少能量消耗。另外,开电动车有两大直接好处,一是开车体验感好,电动车的扭矩大,动力性好;二是维修方便,不存在换油、换机油等问题。
在谈到互联网与汽车行业关系时,董扬表示,互联网不会颠覆汽车行业,但是互联网思维会对汽车产业产生两大冲击。第一,互联网的筹资方式。汽车行业靠自己攒钱或者用做买卖挣的钱造汽车,第一年会赔一点钱,等到第二、三年再赚回来,然后扩大投资再造汽车。互联网行业向资本市场要钱。造汽车的一般第三年一定要盈利,但互联网不同,第五年盈利也可以;第二,互联网的服务理念。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理念是间接委托式服务,而互联网是直接服务的模式。互联网思维在这一点上和传统汽车大不一样,汽车行业必须改变自己,应该尽快吸收互联网思维,要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汽车的销售和售后的服务。
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董扬认为,无人驾驶离我们又远又近。有条件的无人驾驶,会很快实现。比如智能刹车技术,不管司机踩没踩刹车,当看到前面有人,即便驾驶员下发错误指令,车也不会听从。再比如跟车技术,到了高速公路很畅通的时候,我可以看看手机、甚至打个盹儿。在市内堵车的时候,跟车技术也会对驾驶员很有帮助。但全程、全天候、所有车辆无人驾驶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此外,无人驾驶还需要很多外界的条件和系统,比如需要5G的通讯、精确的地图,需要处理车与车之间,车与交通设施之间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涉及到人文、法律。
有国外的高等智库研究表明:如果汽车100%是自动驾驶,就可以降低车祸90%,降低车祸死亡率99%,提高交通效率40%,节油30%。但这种情况必须是所有车都自动驾驶,如果设想一半车自动驾驶,一半车非自动驾驶,而开车的人又明知道对面的是自动驾驶车,它不敢撞你,这样的话交通秩序就会更乱。
董扬预测:未来的汽车应该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智能产品,能和能源网包括互联网密切融合。汽车是一个融合的、移动的能量源和信息源,将来的人会更离不开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