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合理配置保障,守护美好青春

2025-10-29 浏览量:

如今,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然而,也有一些关于保险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甚至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招”。


案例介绍:

大学生小李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首月0元”的百万医疗险广告,想着自己正好没有这方面的保障,心动之下便点击购买。后续他并未留意保费自动扣费的通知,直到发现银行卡被连续扣款后才意识到问题。更麻烦的是,他在申请理赔时,因投保时未如实告知既往的胃炎病史,导致理赔申请被拒。


案例分析:

该案例揭示了大学生小李陷入“首月0元”保险陷阱的全链条风险。营销端利用“0元”噱头掩盖长期缴费本质,并以突出百万保额、技术性淡化健康告知义务的方式,进行诱导式宣传。消费端则反映出小李因金融经验不足,未详细了解保险保障便冲动消费,同时对自动扣款并不敏感,再加上风险意识薄弱,共同导致了草率投保与告知遗漏。合同端的核心问题未进行如实告知,违反了最大诚信原则,给后续理赔埋下隐患。最终在后果端,小李不仅面临保费损失和保障落空的损失,更可能引发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


风险提示:

警惕“免费”或“超低价”陷阱: 互联网保险广告常以“首月0元”“首月1元”等吸引眼球,购买前需了解清楚完整的保费计算规则和续期保费,避免在不知情下产生持续费用。

认真对待健康告知:学生群体因身体状况较好,容易忽略健康告知环节。但“隐瞒告知”是导致理赔纠纷的首要原因。无论大小疾病,都应本着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填写。

谨慎对待“借贷买保险”: 坚决杜绝使用校园贷、信用卡分期等借贷工具购买保险。保险消费应量力而行,学生群体经济尚未独立,应避免因此陷入债务困境。

明确保障需求: 作为学生,应优先考虑学平险、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保费低、保障高的保险产品,谨慎选择缴费期长的产品。


牢记以下5点,保障美好生活

独立阅读条款: 培养独立阅读电子或纸质合同的能力,不理解的内容及时向保险公司官方客服咨询。

管理支付账户: 关联保费支付的银行卡不宜存放过多资金,并定期查看账单,及时发现问题。

树立正确观念: 保险是风险管理工具,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配置,不要盲目跟风。

选择官方渠道: 购买保险请认准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官方客服电话或持有牌照的正规保险中介机构。

记牢维权途径: 如在投保过程中遇到任何误导销售行为,或发生服务及理赔纠纷,首先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进行投诉。若未能解决,可及时向监管机构寻求帮助。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常州中心支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