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关于金融消费者防范金融投资类网络诈骗的风险提示

2025-09-17 浏览量:

在金融消费日益便捷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交织的今天,一些诈骗分子利用金融消费者追求高收益、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等特点,精心设计各种骗局,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为提高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投资类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君康人寿现发布以下风险提示。


常见金融投资类网络诈骗类型

1. 虚假投资平台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搭建虚假的金融投资平台,伪装成“投资导师”或“理财顾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金融消费者入金,一旦金融消费者投入大量资金,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追加资金,或者直接关闭平台,卷款跑路。

2. 冒充金融机构客服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客服人员,以系统升级、账户异常、需要验证身份等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收集个人信息。不但会将个人账户内的资金转走,甚至利用AI换脸、拟声技术制作虚假音视频,冒充本人向其亲友骗取钱财、账户密码等,实施二次诈骗。

3. “共享屏幕”类诈骗:诈骗分子以“提高信用卡额度”“注销贷款记录”“赠送礼品”等为由。在获取受害人的初步信任后,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的会议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一旦开启该功能,诈骗者就能实时窃取包括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并远程操控受害人的手机直接盗转其账户内的资金。

4. “养老投资”诈骗:此类诈骗主要针对老年群体,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安享晚年、增加养老收入的心理,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老年产品”等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或诈骗。一旦诈骗分子得手,就会卷款潜逃,导致老年人血本无归,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远离诈骗陷阱,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君康人寿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1. 增强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金融消费者在进行投资前,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特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并学习金融知识和多关注相关新闻报道,了解并掌握防范金融投资类网络诈骗的技巧,切实保障自身保险消费安全。

2.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投资平台

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投资时,要选择经过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金融机构和投资平台。可以通过查询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核实金融机构和投资平台的合法性和信誉度。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荐,不要在来路不明的平台进行投资。

3. 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在您进行缴费前,请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或在不安全的Wi-Fi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在公共场合或与他人共享设备时,注意保护屏幕信息不被他人窥视。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报警处理。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北京分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