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理性投资 守护财产安全

2025-09-16 浏览量:

在金融消费的大环境里,保障消费者权益是重中之重,而“三适当”原则,就是守护我们权益的坚固盾牌。

一、什么是“三适当”原则 ?

简单来说,“三适当”原则指的是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它要求金融机构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依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客户群体,做好产品分级、渠道选择,从而实现精准匹配 ,保障消费者能获得适宜的金融服务。

二、“三适当”原则的具体内涵

1.产品适当性

金融机构需根据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推荐与其风险偏好一致的产品。比如,不会向保守型或低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推荐高风险产品。

2.渠道适当性

在销售过程中充分揭示产品风险,确保信息透明,并通过合适的渠道(如针对复杂产品的面对面说明)保障投资者知情权。消费者务必选择合法合规、信誉好的销售渠道,规避误导和欺诈。

3.客户适当性

金融机构通过风险测评、财务状况评估等,确认投资者具备理解产品风险、独立决策的能力和资金实力。消费者自己也要清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金融机构进行相关测评时,如实反馈信息,方便选到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三、如何用“三适当”原则保护自己

1.理性投资消费

消费者应明确自身消费需求,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投资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或所购产品偏离自身消费需求。

2.了解产品风险

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权利义务,审慎对待合同签署等重要环节。

3.适当性匹配

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适当性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根据自身的消费需求风险特征、保险费承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4.核实机构资质

办理金融业务时,选择正规机构和官方渠道,勿信不明中介。

5.了解服务费用

申请金融产品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清楚费用后再做决策。

6.保留维权证据

办理金融服务时,保留合同、账单、转账记录等文件,遇纠纷可维权。


让我们一起重视“三适当”原则,金融机构切实履行职责,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公平、透明的金融消费环境 。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绥化中心支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