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保,守护自身权益

2025-06-24 浏览量:

现如今,保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很多人都希望通过买保险来分散和防范风险。然而,一些不怀好意之人利用人们对于保障的需求,通过给予“好处”等方式诱骗投保人上当受骗,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介绍

经过熟人介绍,王阿姨和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小朱结识,第一次见面时,小朱向王阿姨展示了自己的职业证和身份证;根据小朱的介绍,王阿姨同意小朱到家里来做保单整理。

在做保单整理的过程中,王阿姨家的先生李叔叔接到一通电话,电话中这位名叫小张的男士,自称和小朱为同一家公司的业务人员,并声称公司有产品可以达到5%的收益,不仅如此,还承诺如果投保就送一台新款手机。李叔叔很心动,并和小张相约见面的时间。

李叔叔挂了电话后,向小朱说明了此事,并咨询是否可以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小朱如实介绍了产品,并介绍了目前监管的规定,同时小朱立即向公司核实该业务人员的信息。

保险公司收到信息后高度重视,经过核实该公司确实没有这位张姓业务人员,同时让小朱邀请王阿姨和李叔叔来公司办公地点进行实地了解。

王阿姨和李叔叔来到公司后,公司的李经理向他们介绍了监管对保险产品收益率的规定,重点对是否允许承诺收益,以及赠品是否有相关规定等进行沟通和解答,并嘱咐客户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一定要核实销售人员的身份,以免上当受骗。

为了验证,李叔叔回拨了小张的电话,并提出约在公司前台见面,小张推脱说自己外出。当李叔叔说自己已在公司,还可以联系哪位同事时,小张才在言语中表现出了慌张,并挂断了电话,李叔叔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

李叔叔和王阿姨非常感谢小朱和李经理,说要不是他们及时制止,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差点就被骗了,并承诺要向监管部门举报该情况。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反映了保险销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诈骗风险及合规处理的重要性,正是有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坚守合规底线、公司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客户教育注重体验式参与,形成三方联动的风险防控闭环,才成功化解诈骗危机。


君康人寿温馨提示

1.核实销售人员身份

不法分子常冒充正规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推销保险产品。购买前,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网或营业网点等核实其身份,可要求对方提供工作证件,并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进行验证。

2.识破虚假宣传陷阱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保障,一定要警惕“超高回报”“保本保息”等夸大收益宣传。购买时,要仔细研读保险条款,勿因对方口头承诺冲动投保。

3.选择正规投保渠道

消费者应选择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官方APP、线下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对于不明来源的保险推销信息,要保持警惕,切勿轻易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北京分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