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障人士的保险消费风险提示

2025-03-11 浏览量:

残障人士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消费特别是保险消费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益保护。然而,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局限性、对金融知识的不熟悉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偏见,残障人士在保险消费中更容易面临风险。

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到来之际,今天小君为大家带来残障人士在保险消费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一起守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1.警惕金融诈骗

残障人士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局限性,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诈骗者可能利用残障人士的信任和对金融知识的不熟悉,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进行欺诈。

因此,残障人士应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高额回报承诺或低息贷款等诱人宣传。在办理保险业务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或正规代理机构,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咨询和办理。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是金融消费中的一大风险。残障人士在办理保险业务时,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避免轻易提供给他人。同时,在使用网络进行保险交易时,应选择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易,以防信息被不法获取。

3.谨慎选择保险产品

残障人士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谨慎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投资高风险产品,导致资金损失。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险责任、免责条款等内容,确保所选产品符合自己的保障需求。特别是对于可能涉及残疾相关保障的保险产品,更应详细了解其保障范围和赔付条件。

4.如实进行健康告知

在投保时,残障人士必须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残疾情况,包括残疾的原因、程度等。这有助于保险公司准确评估风险,并作出合理的核保结论。如果隐瞒或虚报健康状况,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或降低赔付金额。

5.了解除外责任和免责条款

不同保险产品对于残障人士的除外责任和免责条款各有不同。例如,一些重疾险可能不适用于被保险人已残疾部位的相关保障;医疗险可能对某些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等不负责给付。因此,残障人士在投保前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条款内容,以免在理赔时产生纠纷。

6.提高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残障人士应积极参加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等举办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了解银行账户、信用卡、保险等基本金融产品的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同时,应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和变化,了解保险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点,以便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

7.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残障人士在保险消费中享有与其他消费者同等的权益,如遇到保险消费问题或权益受损情况,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和举报。同时,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残障并不意味着能力的缺失,而是生命多样性的体现,残障人士同样拥有追求保障、规划未来的权利,每一位残障人士都应享有公平、透明且贴心的服务。在生活中,残障人士应在保险消费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同时,保险公司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消除信息壁垒,提供无障碍服务,确保残障人士能够平等地获取保险信息,享受优质的保险服务。

保险消费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残障人士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公平、温暖的保险消费环境。愿每一位残障人士都能在保险的庇护下,拥有更加安心、美好的生活,共同书写保险消费新篇章!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浙江分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