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远离六大风险,守护美好青春

2025-02-28 浏览量:

当下,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看到了“机遇”。近几年,金融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由于学生群体社会经验相对较少、防范意识薄弱,往往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

在此,小君提醒广大学生朋友,以下六大类风险一定要注意防范,守护青春,安全成长。


校园贷风险

一些不法机构利用学生急于获取资金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低门槛放贷等手段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

风险提示:

远离非法校园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助学贷款或消费信贷产品,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


非法集资风险

诈骗分子可能通过短信、微信、APP等平台发布虚假投资信息,承诺高额回报,引诱学生和家长投资。

风险提示:

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诱惑,选择正规金融渠道进行投资,并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等特征。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学生和家长在网络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时,可能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开设虚假账户、进行洗钱等非法活动。

风险提示: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对于来历不明的链接、电话、短信等要保持警惕。


社交媒体诈骗风险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假冒好友或知名人士,诱骗学生和家长进行银行转账或指导其操作金融账户。

风险提示:

不轻信社交媒体上的转账请求,特别是在未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更要慎重。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要进行多方求证。


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校方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风险提示:

遇到此类情况,要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


虚拟货币交易风险

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性使其成为洗钱活动的潜在工具,学生和家长可能因对虚拟货币的好奇和追求高收益而陷入诈骗陷阱。

风险提示:

谨慎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提示,避免成为洗钱链条中的一环。


牢记以下防范措施

1.通过学校官方渠道缴纳学费,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链接。

2.注意生活费管理,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过度消费和盲目跟风。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通过合法劳动和自身努力获得财富。

4.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建议。遇到涉及金钱交易的情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5.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

6.建议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接收反诈预警信息,提高防范能力。


学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确保资金安全。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江苏分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