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擦亮双眼 谨防“屏幕共享”类诈骗

2024-11-20 浏览量:

数字化时代,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其中利用“屏幕共享”软件进行的诈骗尤其狡猾。不法分子常常冒充保险公司客服或工作人员,以保险缴费续保或关闭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安装“屏幕共享”软件,进而窃取个人信息或实施资金诈骗。


案例介绍

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她的保险即将到期,需要进行续保操作。为了方便指导王女士操作,对方要求她下载并安装一个名为“屏幕共享”的软件。王女士对电话中的要求感到有些不寻常,因为她之前从未听说过在办理保险业务时需要安装此类软件。因此,她决定先不立即行动,而是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王女士先是挂断了电话,然后打开电脑,登录该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并查看自己的保险账户信息,她发现账户一切正常,并没有任何关于续保的紧急通知。为了进一步确认电话的真实性,王女士还联系了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并告知了相关情况。官方客服人员确认该电话是一起诈骗行为,同时还向王女士解释了“屏幕共享”软件的风险,这类软件可能会被诈骗分子用来窃取个人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操作。为了保护其他人的利益,王女士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举报了这起诈骗电话。这些机构对王女士的举报表示感谢,并承诺会采取措施打击此类诈骗行为。


案例分析

以上是王女士通过保持警惕、独立查询、咨询官方客服以及积极举报等方式,最终识破不法分子冒充客服诱导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实施诈骗的行为,成功避免了上当受骗,并帮助更多人免遭诈骗团伙侵害的案例。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面对涉及个人财务安全或隐私信息的请求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风险提示

在面对涉及个人财务安全的诈骗信息时,我们应该擦亮双眼,保持警惕,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1.保持警惕

面对涉及个人财务安全或隐私信息的请求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说辞,特别是那些要求下载安装不明软件的要求。

2.独立查询与核实

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应该通过官方渠道或自己的方式独立查询和核实相关信息,不要仅仅依赖于诈骗者提供的信息或链接。

3.了解软件风险

对于“屏幕共享”等具有潜在风险的软件,我们应该了解其功能和潜在风险。避免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下载安装此类软件。

4.咨询官方客服

如果对某个信息或请求有疑问,我们应该及时联系相关机构或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咨询和确认,不要仅仅依赖于电话中的指示,而忽视了官方渠道的核实。

5.积极举报

一旦我们发现诈骗行为或收到可疑信息,我们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这有助于保护更多人的利益,并遏制诈骗行为的蔓延。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衢州中心支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