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之警惕洗钱风险,守护财产安全

2024-09-25 浏览量:

开学季的到来,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殊不知诈骗分子也蠢蠢欲动,准备了“行骗盲盒”等待着大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这些便捷的金融工具,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学生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容易成为洗钱犯罪分子的潜在目标。

洗钱的定义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针对学生群体的主要洗钱犯罪行为

1.出租出借证件和银行账户洗钱

作案手法:犯罪分子为了规避银行资金监测,往往会将违法所得分成若干份后存入银行。犯罪分子通常利用“好处费”借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开设银行账户进行洗钱活动,或直接利用他人银行账号营造资金流水,掩盖资金来源。

温馨提示:不出租、出借身份证件和银行卡,既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也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遭他人冒用,同学们应当第一时间报警、挂失补办或采取其他管控措施,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2.出借收款二维码洗钱

作案手法:赌博网站自己的收款账户很容易被查被封,为了降低风险和逃避打击,利用跑分平台租借个人收款二维码,通过给用户佣金奖励,将跑分平台包装成了日进千元的网赚项目。跑分平台的实质是利用用户的收款码帮赌博网站收款、洗钱。

温馨提示:出借收款二维码不仅可能导致个人涉嫌洗钱犯罪,还可能成为他人实施不法行为的帮凶。因此,同学们应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收款码等个人支付工具,不随意出租或出借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等,不提供个人账号为他人收款、转账。同时,增强风险意识,一旦发现交易异常,及时保存证据报警?。

防范方法

1.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提供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杜绝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重要信息的行为,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2.提高法律意识,警惕高薪高利的诱惑,拒绝代他人进行金融交易,并及时举报可疑行为,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总之,洗钱风险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希望大家都能远离洗钱,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供稿单位:君康人寿江苏分公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