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犹如隐藏在虚拟世界中的陷阱,时刻威胁着企业的财产安全。而财会人员作为企业资金的守护者,更是处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位置。他们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提高财会人员的防范意识,筑牢电信诈骗“防火墙”,已成为当下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任务。
常见的诈骗手段
1.假冒领导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企业财会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企业的通讯录等信息,伪装成公司领导添加财会人员联系方式。以领导口吻下达指令,以公司财务系统升级、账户变更等理由,要求转账至指定的“新账户”,用于“业务往来”“项目款项支付”等用途,相关人员若没有及时与企业核实,就可能会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导致资金损失。
2. 假冒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财会人员涉及违法犯罪活动,要求配合调查,之后会有一系列的操作,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短时间难以接受或分辨实施诱导,接着以“资金清查”“安全账户”等理由诱导其转账。
3. 网络诈骗
诈骗分子将木马病毒伪装成报税工具、办公软件、电子发票、涉税文件等,发送钓鱼邮件,邮件中包含恶意链接或附件,一旦财会人员点击,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木马病毒入侵后,诈骗分子可对电脑远程监控,查看电脑的文件、资料、聊天记录等,还能窃取公司财务信息和账户密码。
4. 社交软件诈骗
利用虚假网站进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控制财会人员的社交软件,在本人未发觉的情况下,将用于诈骗的账户添加至好友列表,或伪装成客户或老板的样子,难以分辨,诱导财会人员进行转账操作。
防范措施
1. 严格核实身份
• 对于领导要求转账的指令,务必通过当面确认、电话核实等多种方式确认领导身份。
• 对公检法的来电,要保持警惕,可通过拨打 110 等官方渠道核实情况。
2. 加强账户管理
• 定期检查公司财务账户的安全性,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 开启账户安全提醒功能,及时掌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
3. 提高防范意识
•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附件。
• 对可疑的邮件、电话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规范财务流程
• 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确保转账汇款等操作经过多人审核。
• 对于大额资金转账,要更加谨慎,仔细核对收款账户信息。
财会人员作为公司资金的管理者,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好公司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