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由于很多人对风险判断能力不足,且存有侥幸心理,因此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对不法分子的常见手段加以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不受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诈骗手段,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新型诈骗手段案例
1、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一天,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电商平台的客服电话,称其购买的某品牌抽纸某批次被查出荧光剂超标,要给其返还双倍赔偿金。根据对方引导,张某如想获得赔偿金,需下载某贷款APP注册并绑定银行卡,从该APP里获得赔偿金然后提现到其银行卡里。电话中,对方向其要了银行卡号和短信验证码,张某按照对方要求照做后发现银行卡中的钱被转走。
2、以“小额投资,高额返利”为由诈骗
诈骗分子开设的某投资理财APP,利用真实存在的国有企业来制作虚假页面和虚假链接,先是通过“杀猪盘”的诈骗方式,假冒“军警”或“成功人士”,通过聊天、嘘寒问暖来博取受害人的好感,再以自己不方便投资为由,让受害人代替自己投资并让其下载该APP,通过后台操作使受害人信任此软件,并相信确实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然后邀请受害人一起投资。
受害人前期投资均获得返利,就当其放下戒备、加大投入时,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导致账户资金提现失败。当受害人发现被骗时,对方早已失联,最终人财两空。
新型诈骗的三大特点
特点一:蔓延性较大,发展迅速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等方式地毯式地向群众发布虚假信息,覆盖范围较广,侵害面较大,所以造成的损失也往往较大。
特点二: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
不法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骗术来实施诈骗,比如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发展到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甚至AI诈骗现如今也是层出不穷。而且骗术也的翻新频率非常高,有时甚至一两个月就有新的骗术产生。
特点三: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极强
不法分子往往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方式,团伙组织非常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设银行账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互相之间往往不了解具体情况,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
君康人寿温馨提示
1.积极参与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2.不轻易相信“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的宣传,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谨记“高收益伴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若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告知亲属,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3.对陌生来电、短信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要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