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早春行宣传| 谨防刷单返利类诈骗

近年来金融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金融犯罪,尤其是金融诈骗犯罪数量和涉案金额不断攀升,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秩序。2022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旨在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目前警惕金融诈骗成为了大家需要关心的事情,下面就让小君带大家了解刷单返利类金融诈骗的典型案例吧。


【典型案例】

2022年5月,湖北咸宁郜某某在微信群内看到“固定底薪、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郜某某通过扫码加上客服,在客服诱导下下载某刷单APP。安装APP后,郜某某在APP内联系上“接待员”,由其指导做刷单任务。最初,“接待员”在郜某某完成评论任务后返了20元佣金到其支付宝账号。郜某某见佣金确实到账了,便根据对方的提示进入APP内任务大厅认购任务单。认购任务单需交纳相应的本金,交纳金额越高,返还佣金越高。郜某某先后完成了5单任务,认购本金100元至1000元不等,每次的佣金都返还至其APP账户,后由郜某某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中,到账速度很快,其进一步放松了警惕。随后,为了获得更多佣金,郜某某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复合任务单。此类任务需连续完成多单且中途不能退出,郜某某先后投入总本金达11万元。但当郜某某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无法提现,便赶快联系“接待员”,对方告知其操作有误造成“卡单”,需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郜某某此时已觉察被骗,向对方索要本金时发现对方已删除联系方式,且APP已无法登录。


【诈骗解析】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引流方式。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

第一步,前期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钩”,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任务”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网店的交易量、信誉度,关注相关公众号、账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以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基础上,诈骗分子通常会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被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随后,诈骗分子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骗取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实际是将受害人资金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的APP账户中显示的金额仅仅是虚拟数字。

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将设置重重障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一旦受害人识破骗局,诈骗分子将切断一切联系。


【君康提示】

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随后再以“系统原因、资金被冻结、银行卡信息有误、需要缴纳认证金、保证金、押金、手续费、刷流水、刷信用等级费、账户解冻费、检验还款能力、超时无法提现”为由要求转账返还本金佣金的就是诈骗。

1.树立正确观念

牢记投资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理财观,不要轻信所谓“稳赚不赔”、“无风险、高回报”等不切实际的宣传。

2.选择正规渠道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在决策前多与家人商量,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通过正规渠道学习理财知识。

3.提高防范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意识,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轻易转账。

2024-03-1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