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康人寿《中国经济大讲堂》赵继:4x100米接力,走出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必由之路!

2020-01-03 浏览量: 字号: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由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独家解读:怎样唤醒那些沉睡的科技资源?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该如何接力?如何走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赵继在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中表示,在国际上,有人把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为创意、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的攻关,包括小试、中试、验证,一直到产业化前期,最后生产,一共分了九步。

    通俗一点可以把它比喻成4×100接力。大学比较擅长基础研究,可以称之为第一棒;应用基础研究或者技术的原创研究阶段,把它比喻成4×100接力的第二棒;研究成果从大学要输出,或者从研究机构要输出,要做中试。比如说要做模型的验证,做共性技术的攻坚,做样品的放大,要模拟真实条件下的进一步的技术深化、熟化。这就是第三棒——中试;再接下来,要做工业化的生产,由企业来做,也就是第四棒。企业要关注产品好不好用、价格如何、消费者的心理状况、营销、质量保障、产品性质、性能的一致性等等。

    产生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这不奇怪,这其中有方方面面的原因。首先,作为国家层面上,它涉及到通过法律和政策如何来界定,或者厘清一项成果产生以后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特别像大学、研究机构,它拿着国家的研究经费,成果的属性当然属于国有。那么,大学里面有没有使用权?有没有处置权?有没有收益权?所以作为国家一定要通过法律、政策的层面,把科技成果所涉及到的这几个权要把它厘清。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说,研究成果工程化的投资非常大,它可能是前期研究经费的十倍或者几十倍。企业对风险、市场、成本的控制和担忧可能都影响到转化的决心和信心。

    再次,作为大学来说,坦率地讲,实验室的成果不是商品,科学家、技术专家不是企业家,实验室的成果到市场的产品或者商品之间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最后,作为个人来说,怎么看待这个研究和工作算不算贡献,算不算绩效,这涉及到利益分享机制的问题。科技成果作转化,将来有收益了,个人是否参与分成?有没有股权?有没有比例?以及在整个创新链条当中的,从科学家、专家、企业家、中介机构包括国家,如何进行利益的分享呢?

    在君康人寿独家冠名的《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中,赵继指出,首先,国家层面一定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厘清一项成果产生以后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其次,企业层面要为风险、市场、成本的控制做好准备并充满信心;再次,作为大学来说,科学家、技术专家不是企业家,实验室的成果到市场的产品、商品之间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最后,从个人层面来看,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分享。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才能真正地走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